中文 | 低碳農業創新科技模組 | |||||||||||||
英文 | Low-carb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odule Course | |||||||||||||
領域模組預計開始施行時間 | 113學年度第2學期 | |||||||||||||
主責教學單位 | 農藝學系 | 召集人 | 林信宏助理教授 | |||||||||||
學習目標與預期學習效益 | 1.低碳農業技術的基礎認識與理解 目標 : 修習課程讓學生對「 低碳農業」有基本的認知與瞭解,課程內容概括農業之重要性與發展、作物起源與分類、作物分布與生產狀況、農業生態、作物生產系統、作物與水、土壤與植物養分、作物種子與播種、作物根部、作物莖部與葉部、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開花與生殖、作物改良、氣候、天氣與作物、作物害物與控制、作物病害與控制、雜草與雜草控制、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物產量品質與生產技術、以及低碳農業與作物生產,提供作物栽培之相關訓練,為後續進階課程作為基礎。 核心能力 : 具備如何透過栽培管理措施與遺傳育種改良技術,以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之專業知識,並具有解決問題能力。 2. 低碳農業技術之基礎概論 目標 : 修習課程之學生將對植物營養學的基本原理有基礎之瞭解,包含作物栽培與土壤肥培的方法和相關技術。課程內容搭配土壤與肥料之施用,進一步理解土壤如何供給植物營養,而植物又如何依據不同的生長階段的生育需求從土壤中汲取所需養分,進一步瞭解低碳農業與作物生產基礎概念。 核心能力 : 具備低碳農業與作物生產之專業知識,運用作物營養學相關知識與技術之能力,進一步習得低碳發展農業基本知識及技能。 3. 低碳農業技術之應用 目標 : 此系列之課程為進階課程,著重於低碳農業技術之應用。為了瞭解農耕碳匯技術、智慧精準農業技術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技術,訓練課程利用講習、實際操作、田間採集與邀請演講方式組成,訓練修習學生之低碳農業管理技術與了解農耕碳匯技術的產業趨勢和未來人力需求。課程中解說國家農業淨零政策與發展導向、農耕碳匯的理論基礎與技術發展現況和農耕碳匯價值與產業效益評估等相關議題。 核心能力 : 具備低碳農業技術之操作能力、評估低碳農業與作物生產管理方法之相關能力。 |
|||||||||||||
|
||||||||||||||
課程規劃內容如下 | ||||||||||||||
課程名稱 | 規劃要點(附註) | 開課單位 | 備註 | |||||||||||
1 | 2 | 3 | 4 | 5 | 6 | |||||||||
(中文) 作物生產概論 | U | A | R | S | 3 | 1 | 農藝學系 | |||||||
(英文) Introduction to Crop Production | ||||||||||||||
(中文) 作物營養管理 | U | A | E | S | 3 | 2 | 農藝學系 | |||||||
(英文) Plant Nutrition Management | ||||||||||||||
(中文) 農耕碳匯技術 | U | A | E | S | 2 | 3 | 農藝學系 | |||||||
(英文) Carbon Farming Technology | ||||||||||||||
(中文) 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 | U | A | E | S | 2 | 3 | 農藝學系 | |||||||
(英文)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s | ||||||||||||||
(中文) 智慧精準農業技術 | U | A | E | S | 2 | 3 | 農藝學系 | |||||||
(英文) Smart Precisi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課程數 | 5 | 取得認證需修習總學分數 | 12 | |||||||||||
附註:規劃要點填表說明:(1到4各欄位請填正確代表字母) 1:U-學士課程、M-碩士課程。 2:A-正課、B-實習課、C-台下指導之科目如學生講述或邀請演講之專題討論、專題研究……等。 3:R-必修、E-選修。 4:S-學期課、Y-學年課。 5:科目(學期或全年)總學分數(請填阿拉伯數字)。 6:Level:1-基礎課程、2-核心(理論/方法)課程、3-應用(總整/實務)課程(請填阿拉伯數字)。 |